• 首页
  • 工作动态
  • 通知公告
  • 校园文化
  • 媒体看师大
  • 理论学习
  • 普法工作
  • 友情链接
    • 学校官网
    • 法宣在线
    • 青海网络干部学院
     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化 > 正文

我校科研团队与北京师范大学专家联合召开12.18甘肃积石山县6.2级地震研讨会

责任编辑:   ‖  作者:   ‖  发布时间:2023-12-29   ‖  浏览数:

12月26日,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联合召开“12.18甘肃积石山县6.2级地震研讨会”。北京师范大学史培军教授、刘连友教授、效存德教授、方伟华教授、于德永教授、何春阳教授、叶涛教授,青海师范大学刘峰贵教授、周强教授、陈琼副教授等多位专家参会,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史培军教授主持。

会上,史培军教授介绍了带领北京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相关专家赴地震灾区实地考察的基本情况,回顾了历史上类似灾害事件的学术争议。会议围绕12.18甘肃积石山县6.2级地震的成因及影响进行深入探讨,对此次地震基本信息进行全面梳理,并通过对灾区灾情的深入调研与灾区相关观测、模拟资料的系统分析,探讨了此次地震--喷堆液化--崩塌--滑坡--泥流的致灾--成害过程,以“将今论古”的视角,系统分析和研判了青海民和官亭喇家古聚落毁灭原因的争论与未解之谜,提出了此次积石峡地震涟漪(ripple)灾害特点鲜明的中川金田--草滩村致灾--成害过程对喇家古聚落毁灭的自然地理复盘的新解释。

与会专家认为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力求科学、全面、客观、准确的反映本次地震灾害的影响过程,研讨会提出应深入理解本次灾情特点,今后要特别关注地理环境过渡(转换)带的综合防灾减灾救灾问题,特别是单灾诱发涟漪效应的“小灾大害”问题,这对全球防灾减灾救灾具有重要启示,为综合减灾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高原红大学生网站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青海师范大学”

    

上一条: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举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
下一条:地理科学学院举办2024届毕业生专场招聘宣讲会

  • 青海师范大学
  • 青海师范大学广播台
  • 高原红大学生网站

邮箱:qhsdxcb@163.com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海湖大道延长段38号

邮编:810016